我常常在想,这世间,到底有多少真挚的情感,被一句轻飘飘的“八字不合”给判了死刑?每每提及,心头总会涌上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闷堵,像是看见了一朵含苞欲放的花,硬生生在盛开前被剪断了根。这绝不是什么耸人听闻的故事,而是实实在在、发生在我们身边的“悲剧”,周遭太多这样的例子,活生生地摆在那里,让人唏嘘,也让人愤怒。
你说,什么是八字?无非是出生时的年、月、日、时,转化成天干地支,排出四个柱,每个柱两个字,合起来便是八字。这东西,本是古人观星象、计时辰的一种方式,后来才慢慢被赋予了命运的解读。我不是说它完全没有道理,毕竟宇宙洪荒,我们人类对未知总有一份敬畏。可当这份敬畏,被无限放大,放大到足以碾碎一对璧人的爱情时,它就不再是敬畏,而是 枷锁 ,是 愚昧 ,是某些人借着传统名义,对他人幸福的 粗暴干涉 。
我有个朋友,叫小雅。人如其名,温婉秀丽,跟她男朋友阿强,从大学开始谈,七八年了,感情好得跟一个人似的。毕业后,两人一起奋斗,租着小房子,吃着路边摊,憧憬着未来能有个属于自己的小窝。眼看着事业渐稳,谈婚论嫁提上了日程。结果呢?就因为八强找了个“高人”批了下八字,一句“男金女木,金克木,恐有不吉,且两人命盘多冲,婚后恐难安宁”,硬生生地把这桩婚事给搅黄了。你没听错, “恐有不吉”、“难安宁” ,这些虚无缥缈的字眼,成了压垮他们爱情的最后一根稻草。

我亲眼看着小雅,从一个活泼开朗、爱笑爱闹的姑娘,变得寡言少语,眼神里总是带着一种化不开的哀愁。阿强也颓废了许久,整天借酒浇愁。你说,这怪谁?怪那所谓的“高人”?怪八字本身?不,我觉得最可悲的是,怪他们双方的父母,尤其是阿强他妈,对此深信不疑。老人家可能也是出于好心,怕儿子儿媳婚后受苦,但这种“好心”,却是裹着毒药的糖衣,把儿女的幸福,亲手推向深渊。他们难道没看到小雅和阿强在一起时那种由内而外散发出的光芒吗?那种默契,那种扶持,那种即便生活再苦,也能从对方眼中汲取力量的坚定,难道不比八字上的“金克木”更真实、更有力吗?
我有时候会想,这 迷信 ,究竟是真有其事,还是在某种程度上,成为了人们逃避现实问题、推卸责任的 借口 ?当婚姻出现裂痕,夫妻矛盾丛生时,是不是很容易就把锅甩给“八字不合”?“你看,当初我就说他们八字不合,现在果然应验了吧!”—— 这句话,听起来多么“理直气壮”,多么“免责”。它巧妙地转移了视线,让人们不去深究婚姻失败的真正原因:是沟通不畅?是责任感缺失?是柴米油盐的琐碎消磨了激情?还是三观差异过大?把一切归咎于冥冥中的“不合”,似乎就不用再面对那些令人头疼的、需要付出努力去解决的问题了。
这就像一道隐形的 藩篱 ,围住了多少本该自由飞翔的灵魂。它不仅仅阻碍了爱情,更在潜移默化中,影响着人们对婚姻、对幸福的理解。仿佛命中注定的一切,都比人间的努力和争取更重要。这简直是本末倒置!如果人人都信奉“八字决定一切”,那我们还需要去经营感情吗?还需要去学习如何相处吗?还需要在遇到困难时,咬牙坚持,共同面对吗?直接找个“八字合”的人,然后坐等幸福从天而降,这岂不是成了荒谬的笑话?
当然,有人会反驳,说“宁可信其有,不可信其无”,说这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智慧。我承认,传统文化中有很多精华,值得我们去学习、去传承。但我们也要有辨别的能力,要懂得去芜存菁。难道古代没有“八字不合”却相守一生的夫妻吗?难道“八字很合”最后却分道扬镳的例子就少了吗?事实摆在眼前, 相爱容易相守难 ,真正的考验,从来不是那几笔天干地支的组合,而是生活本身的 鸡毛蒜皮 ,是两个人面对这些琐碎时的 态度 ,是患难与共的 决心 ,是相互扶持的 行动 。
更可怕的是,这种八字迷信,还常常成为父母掌控子女婚姻的工具。一些父母,本身就强势,借着八字之名,行干涉之实。他们觉得自己的子女,必须找个“门当户对”、或者“八字相旺”的,仿佛这样才能确保自己的养老,或者家族的“兴旺”。可他们忘了,婚姻的本质,是两个人情感的结合,是两个独立个体,选择共度余生。不是一场交易,更不是家族利益的筹码。当父母的,如果真的爱孩子,难道不应该把选择权交给孩子,让他们去追寻自己的幸福吗?那种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子女头上的行为,即便打着“为你好”的旗号,也依然是 自私 的。
我有个表哥,当年也是被八字折腾得够呛。他跟女友感情一直很好,眼看就要结婚了。结果他妈请了当地有名的“大师”一算,说他女友八字“太硬”,克夫。这下好了,一石激起千层浪,全家人都跑出来劝他分手。表哥是个孝顺的孩子,但也是个有主见的人。他没有直接反驳,而是悄悄带女友去做了个全面的体检,还找了个“心理咨询师”做了几轮“婚姻匹配度”测试——当然,这些都是他编的,就是为了 科学地 证明女友“没问题”。然后,他把体检报告和“心理测试结果”煞有介事地拿给家里人看,说:“妈,你看,现代科学都说她健康,性格也跟我互补,心理专家都说我们匹配度高。八字是古时候的说法,可能那时候医疗不发达,有些病症被误解了。现在科学昌明,我们得相信科学啊!”
这一招“以彼之道还施彼身”,还真奏效了。他妈虽然将信将疑,但看到白纸黑字的“科学依据”,加上表哥软磨硬泡,最终还是妥协了。现在他们结婚七八年了,孩子都俩了,日子过得有声有色,恩爱如初。每次提起这事儿,表哥都苦笑着说:“没办法,有时候,对付迷信,得用更高级的‘迷信’。” 这段经历,让我深刻体会到,当所谓的“宿命”横亘在面前时,人 究竟能有多大的勇气和智慧 去 冲破藩篱 ,去 捍卫 自己的 选择和幸福 。
所以,我真希望,我们能多一份 清醒 ,少一份 盲从 。多一份对爱情本身的 信任 ,少一份对虚无飘渺的 担忧 。八字,可以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存在,可以作为一种参考,但绝不能成为决定两个人能否白头偕老的 唯一标准 ,更不该成为扼杀美好感情的 刽子手 。真正的幸福,从来都不是算出来的,而是靠两个人一点一滴 经营 出来的,是面对风雨时的 相濡以沫 ,是平淡日子里的 相知相惜 。
当我们凝视那些因为“八字不合”而黯然分开的恋人,那双被八字生生拆散的眼,是怎样一种空洞的绝望,像是被抽走了所有颜色的画卷,只剩下无尽的灰白。我想,如果他们有机会重来,如果他们的父母能少一份执拗,多一份理解,结局会不会不一样?我们应该更看重什么?是那些刻在纸上的玄奥符号,还是眼前那个活生生、有血有肉,真心爱你、也值得你真心去爱的人?答案,应该很明显了吧。 人之所以为人,就在于我们有情感,有思想,有选择的自由,更有创造幸福的能力。 让这些能力,去战胜那些无谓的 桎梏 吧!让爱,去冲破一切形式的 迷信 吧!这才是我们这个时代,真正需要的 觉醒 。
发表回复